資訊科技發展與教育未來

Tagged:

資訊發達的時代裡,智慧型通訊設備普及以及網路科技的運用,對於人類的生活有著重大的影響力。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高熏芳教授在<2020教育願景>一書中撰文「資訊科技發展與教育未來」,提到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教育科技教授Bonk(2009)提出的「WE-ALL-LEARN 」模式,透過10個啟動要素(Openers)來說明資訊科技對教育環境的影響與帶來的可能性。重點摘錄如下:

1. 在電子書中進行網路搜尋(Web Searching in the World of E-Books)
進入了「學習2.0」的時代後,教育的形式轉變成客製化、互動式以及使用者主導,並且將書籍、圖片、影片等資訊或課程內容數位化,提供閱讀者下載或是共享。
2. 數位學習與混成學習 (E-Learning and Blended Learning)
學習的形式與管道因網路資源豐富易取,所以變得更多元、更彈性,混成學習也滿足了不同需求的學習者。
3. 開放資源與免費軟體的供應 (Availability of Open Source and Free Software)
網路科技提供開放空間讓使用者近取,形成公共資源,也鼓勵同儕的集體協作與知識共享或是國際間的創意合作。
4. 經由組織整理的資源與開放課程 (Leveraged Resources and Open Course Ware)
由歸納、組織與分類的處理過程,將資訊轉化為有系統的知識。
5. 學習物件的陳列與入口 (Learning Object Repositories and Portals)
透過資訊科技的進步,讓資訊可以文字、圖片、影像的形式完全保留與呈現,也可透過系統化的設計,依主題儲存、分類、命名,方便閱讀者的搜尋與利用。
6. 學習者參與開放的資訊社群 (Learner Participation in Open Information Communities)
網路科技讓使用者可以創造、分享、選擇、再造、再利用訊息內容的平台,形成了集體智慧的參與學習文化。
7. 電子化的協作 (Electronic Collaboration)
資訊社會的趨勢是強調集體協作與團隊精神的社會能力,特別是虛擬社群與線上合作。
8. 替代性的實境學習 (Alternate Reality Learning)
遊戲式的學習教材或是模擬實境的教學環境都讓學習更活化、更有趣、更有效。
9. 及時移動與攜取 (Real-Time Mobility and Portability)
因資訊科技的發達,數位學習進入行動學習(M-learning)或無所不在學習(U-learning)。
10. 個別化學習網絡 (Networks of Personalized Learning)
網絡化的資訊環境改變了商業、政治與社會情境,教育的本質也受到衝擊,讓看似「群體參與」的網絡環境,「個別化」卻是不斷被強調的價值。

資訊科技雖然帶來多元化的學習方式,但也可能帶來陷阱,例如:數位身分的不對等、保密與隱私權的保護、視覺感官成癮而導致其他學習上的問題等。
對於未來教育面對新興科技帶來的學習內容與教學方式,高薰芳教授建議教育界因應的發展如下:
1. 新科技新素養
發展出一套「數位素養技能」,包含資訊素養、媒體素養以及資訊傳播科技素養的能力。
2. 新科技新教學
面對新科技新教學的教學策略,可以採專題導向或問題導向學習、遊戲導向學習、數位學習檔案等教學方式。
3. 新科技新領導
在領導上,學校的教育措施也必需有所因應,除了朝向多元化的學習管道外,也要多多與國際文化接軌。

未來學家Toffler曾說,21世紀的文盲(illiterate)不是那些不能讀與寫的人,而是那些不能「學習」、不能「拋棄舊學」以及不能「重新學習」的人。透過日新月異的資訊科技,教育的教與學也應與時俱進,才能培育出能駕馭時代潮流的人才,創造出更多元豐富的新世界。

參考資料來源:高薰芳(2012)。資訊科技發展與教育未來:應許、陷阱與期待。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2020教育願景(175-195頁)。臺北市:學富文化。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ever be published or shared an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with an asteris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