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素養與社群媒體的結合應用

Tagged: ,

近年來,隨著資訊科技的日新月異,教師開始尋求數位素養教學的新方法,或利用數位科技來尋找、組織、理解、評估、與產出資訊,其中部分老師採用了社群媒體工具,以有效增進學生數位素養的概念。

Syracuse大學Ward教授提出,數位素養與社群媒體的結合是強而有力且密不可分的,如果能夠正確地實施與應用,這種結合可以促進教學、研究、學習、溝通、合作及創作等各方面的品質與效能,並可以協助教師與學生們透過網路的各種型式來聯繫與合作,例如Facebook、Twitter、MySpace、Google+或其他平台。無論是與親友聯繫、蒐集新聞與資訊、張貼照片與影音等,時下的年輕學子已成群前仆後繼地走向社群媒體的世界。

Ward教授也指出,在課程上利用社群媒體,教師可以節省時間,增加學生的參與,並且更有效率地教學。尤其是,數位素養與社群媒體可以透過免費開放的線上科技來傳遞,在這錙銖必較的時代,兩者的結合顯得更具成本效益。

社群媒體與數位素養結合雖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但是教師不能因此假設學生們皆會欣然接受。Ward教授提醒,學生想要在社群網站和朋友聊天,但他們不一定想要社群網站與其課業有所關連,尤其是需要投入額外的努力。

Mary Washington大學擔任教學科技主管的Groom認為,大學使用社群媒體來改善數位素養,必須以學生現行使用的社群媒體工具為主,並且找出可以將這些活動結合至學校課程的方法,若僅僅只是邀請學生進入學校架設的線上教學平台是行不通的。透過師生共用的部落格平台,將社群媒體融入課堂活動,不只是教導學生如何使用,同時也意味着教學與學習上的改變。透過平台也幫助學生塑造與反思他們的線上身份,這種自我認知將會使學生更負責任地使用網路,並且視為學習上的工具。

將功課丟給學生並要求推文或貼至臉書,是沒有效率結合數位素養與社群媒體的作法。Ward教授及其團隊自2012年春季班起,將HootSuite應用系統與課程整合,取代傳統書籍,教授透過課程部落格來傳遞內容,學生透過部落格與各種社群媒體網站來學習網路資訊搜尋、內容管理以及其他相關主題。結合社群媒體的管理系統,學生能夠整合他們所有的社群活動至單一平台,而且社群媒體認證是他們課業的一部分。

在有效率的結合數位素養與社群媒體方面,教師經常是阻礙的因素之一,如何轉變他們的心態是一大挑戰,因為多數教師已習慣自己的窠臼,不習慣與他人分享、被告知如何教學、或被指示該做些什麼。為了克服這些障礙,Ward教授建議組織必須建立一種包含持續回饋與獎勵的文化,以鼓勵改變。Google的薪酬模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Google將員工善用數位社群媒體的程度與其紅利計算結合,視其達成的程度,員工的紅利隨著增加或減少,以有效促進現況的改變。

組織必須面對的另一個障礙是,對於社群媒體的看法僅侷限於特定的網站,例如多數人認為社群媒體即是Facebook 和Twitter。Groom指出,組織利用數位素養與社群媒體時應謹記社群媒體的範疇應該更廣大,且應超越這些網站

Groom強調,社群媒體使人們能夠在網上輕易的溝通與分享,不可能再倒退至1990年代。關於數位素養與社群媒體的結合應用,不僅只是造訪特定知名社群網站來更新訊息而已,而應該更著眼於雲端的規劃與共享,這也是目前大學在結合數位素養與社群媒體時的最佳願景

本文摘譯自:McCrea, B. (2012, August 21). The Intersection of Digital Literacy and Social Medias. Retrieved August 27, 2012, from Campus Technology digital magazine website:http://campustechnology.com/Articles/2012/08/21/The-Intersection-of-Digital-Literacy-and-Social-Media.aspx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ever be published or shared an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with an asteris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