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Things That Learners Pay Attention To (And How to Use Them in eLearning)

Tagged:

與其他的教學模式相較,在進行e-Learning教學時,教師必須得絞盡腦汁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主要原因是網路資源豐富且多樣化的特性,使得學習者容易分心,因而如何幫助學習者專注在學習活動上,是教師關注的重要議題,以下提出10個要素作為參考。

1. 解決問題 (Problem-solving)
現在很多的學習者都是社會人士,他們透過e-Learning學習時通常有特定的目的,而不是單純為了興趣。如果能站在他們的立場,給一個能夠回答他們特定問題的「答案」,便能在瞬間引起學習的興趣。如果能給出這個特別的「答案」,他們也會覺得接下來的課程,更能貼近他們的經驗進行有用的教學活動。

「標題」的運用更是另一項利器,簡潔、相關的標題往往比圖像更能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因此,不妨針對你的「題目」與「答案」,訂一個醒目的標題吧!

2. 比喻 (Comparisons)
研究顯示,標新立異的事物對大腦有很大的吸引力,這是因為人類對於新的、外來的、奇特的事物有著本質的好奇心。在Carmine Gallo’s的部落格文章〈為什麼TED Talks總是無法抗拒〉(“Why TED Talks are impossible to resist”)中,AK Pradeep博士說:「為了生存,我們的大腦已經被訓練成:總是在尋找奪目的、新鮮的、突出的以及看起來美味的事物。」

為了讓學習者保持長時間的專注力,你需要持續不斷地給他們新事物去思考,但是需要注意避免離題。可以做透過比喻、隱喻來集中注意力,如果你比喻的是與學習者生活相關的事務,你會發現他們更容易掌握到你所要傳達的觀點。

3. 視覺 (Visuals)
常言道「一幅畫,勝過千言萬語」,人們對於圖像的理解總是比大段文字更為容易。使用圖像吸引學習者,並運用一些文字輔佐圖像來表達意涵,將可達到雙重的效果。所以,開始運用相關的圖像來取代又長又臭的文字吧! 事實上,研究也發現使用者對於具有相關性的圖像才會給予持續性地注視,對於空洞、沒有內容的刺激性圖像將會因漸漸習慣而忽略的。

4. 問題 (Questions)
就某個層面來說,問題是在邀請人們積極地加入學習的情境,而不是僅僅被動地吸收資料。丟出一個問題,可以鼓勵學習者思考,並反映學習狀況,這不單單可以幫助他們強化所學,還可以練習怎麼使用策略來解決問題,記得:解決問題是令人感覺愉快、有成就感的經驗,可以持續強化學習的動機。

5. 情緒 (Emotions)
大腦對於情緒性經驗的記憶比其他類型都要來得好,令人精神為之一振的情緒,可以馬上抓住人們的注意力。在e-Learning的課程中,你可以運用許多帶動情緒的方法,像是引人入勝的故事、多媒體以及圖像等等。試著串聯起學習者的情緒,你會發現他們的學習情況會更好、更有效率。如果能製造出人意料的、印象深刻的或是驚訝的瞬間,可以讓你成功地在瞬間抓住學習者的注意力。

6. 故事 (Stories)
說故事是人類大腦的一種自然模式,因此故事相較於其他形式的溝通更容易被記住與理解。如果你巧妙地在你的課程中放置一個簡單的故事,學習者會更容易記住整個事件,而且在課後也不容易忘記。但建議不用大費周章地去表達、或論述你的觀點,因為讓學習者自己從學習的過程中得到觀點與結論,將會有更大的鼓舞效果,就像常言道「用展示的,不要用陳述的」。

7. 對比 (Contrast)
「和以前相比,這裡有什麼元素是不一樣的嗎?」大腦存在著一種機制,會定期問這一個問題。尋找差異是人類天生的生存本能,事實上大腦總是會在反差的事物上投以更多的注意力。

「無聊」大部分是因為停止思考造成的,建議要有持續性的刺激或事件來帶動學習動能,例如,細微的字形變化比切換整個大綱顏色來得有效率,我們的目的不是要學習者有意識的注意到變化,而是著重在對大腦而言,優先順序為何。

8. 辯論 (Controversy)
沒有其他事物像小小的震撼一樣可以抓住學習者的注意力,所以用事實、統計數據或是聲明來做為你課程的開場,將會使得學習者大吃一驚。但不需要使用太過極端的方法,運用具有震撼性的資訊就能抓住學習者的注意力。例如:百分比和貨幣的價值,像這種有難度的計算就是一個理想的例子。讓學習者自己去思考,透過一起討論、辯論過程,學習者才會知道如何得到自己的論點。

9. 簡潔 (Brevity)
現代人總是非常的忙碌,如果你能把希望提供的資訊盡可能的去蕪存菁,處理成簡單易懂的資訊,將決定是否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讓他們讀懂整個文件,更重要的是,學習者喜好簡短、一口大小的資訊,因為他們無法在沒有休息的課程中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這是因為我們的能量是有週期性的。研究顯示,人們在擷取線上資訊時的關注度大約只有8秒鐘。

與其花90分鐘或是更長的時間來進行一門課程,學習者更喜歡簡短、活潑而有意義的內容。組織化是其中的關鍵,標題和副標題的運用可以為學習者提供一個清晰的課程輪廓。此外,保持段落的簡潔度,大約只要3-4個句子,不需要其他太多的內容。

10. 條列資料 (List)
標號排序可以為文件建立一個容易理解順序,適時提供一個與內容相關的小型圖表,提供一個提示給學習者自己尋找,比較能夠引起他們的興趣。此外,條列資料可以把大塊的資訊分割成一個一個小小的資訊,多做些這樣的組織會使學習者覺得有趣。簡而言之:
1. 條列資訊可以使學習者更容易消化你所提供的內容
2. 可以預防分心並讓學習者更快抓住你所要表達的內容
3. 為你的學習者提供一個視覺性的突破

如果能綜合運用以上所述的策略,你將會在你的eLearning課程上看到戲劇性的效果。

本文摘譯自:
10 Things That Learners Pay Attention To (And How to Use Them in eLearning). Retrieved December 15, 2014, from SH! FT Disruptive Elearning Website:http://info.shiftelearning.com/blog/bid/351150/10-Things-That-Learners-Pay-Attention-To-And-How-to-Use-Them-in-eLearning

Cover Photo by opensource.com / CC BY-SA 3.0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ever be published or shared an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with an asteris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