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資訊】雲端時代的殺手級應用:海量資料分析

Tagged: , , ,

20140401書名:雲端時代的殺手級應用:Big Data海
量資料分析
作者:胡世忠著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年:2013年
ISBN: 978-986-241-673-0
圖片來源: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78579

詩人徐志摩的名句:「數大就是美」,談的是文學、心境。當2012年開始,「Big Data 海量資料」成為備受矚目的新概念時,談的卻是雲端科技的新金脈。在這本書中,作者講述身處知識爆炸的時代,以前我們無法處理的半結構或非結構化資料,現今如何以科技分析將它化為可應用的資料,並進一步的談論各個國家各種領域在Big Data的應用全貌。

但,要如何定義「Big Data」?作者提出了4V理論:
1. Volume: 巨量性
源源不絕的龐大資料量,相關的產生、處理、與保存程序。
2. Velocity: 即時性
Big Data用途之一是「市場預測」,面對飛快的變化,如何掌握處理時效,對Big Data是非常關鍵。
3. Variety: 多樣性
種類繁雜的資料的形態,包含:文字、影音、網頁等資料。
4. Veracity:不確定性
當資料的來源變得更多元時,資料本身的可靠度真偽存疑。

既然,快速蔓延的海量資料是已經開始,且永遠不會消失的挑戰。那麼,在大量製造資料之時,我們是否曾想過這些資料可以應用在哪裏?能做什麼?作者收集各國各產業的應用層面,以極大的篇幅討論不同行業的Big Data案例。例如:加拿大安大略理工大學,建立早產兒健康監護系統,協助醫護人員提早24小時預防早產兒因敗血症引發的感染;美國辛辛那堤動物園藉由商業分析調整行銷模式和資源分配,增加35萬美元收入、5萬人次的新遊客、降低了43萬美元的廣告費用;英國倫敦因應奧運,整合大量資料和科技設備,讓遊客隨時查詢地鐵動態,因應人潮調度車輛;其他如分析顧客行為、打造即時服務、提高醫學研發成效、控制疫情蔓延、疏解交通狀況、預知通膨變化,甚至是提高救災的援效率…等等。這都是應用分析龐大資料所帶來的效益。史隆管理學院(MIT Sloan) Erik Brynjoifsson教授也以「現代版的顯微鏡革命」來形容海量分析的重要影響力

資訊時代裡,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將因不斷的產生資料而被記錄著,情節等同電影《全民公敵》,也正如書中最終提出的反思,海量資料是否如喬治歐威爾在《一九八四》裡所描述的「老大哥」那樣,監控著人們、毫無隱私可言?但作者終究認為:海量資料化繁為簡、化數為寶,結合分析結果做出良善的決策,對於國家、社會、企業尋找新價值的助益,遠勝於可能會產生「數位監控」的疑慮。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ever be published or shared an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with an asterisk (*).